书店渐远而记忆永存,可网红化救不了实体书店
第3134期文化产业评论
“书店渐远,记忆永存,愿文化殷盛,人能祥和。”近日,位于北师大东门附近的学术书店“盛世情”正式关停。这家在铁狮子坟曾是地标一样存在的书店黯然落幕,成了实体书店不断萎靡的缩影。相较而言,一批独立书店拔地而起,争当网红,卖文创卖餐饮,少了文化味,却多了网红味。在这附和流量的年代,实体书店该摒弃什么,又该坚守什么?眼看一家满载书香与青春记忆的书店落下帷幕,我们为何唏嘘?又为何而感动?
作者 | 刘舜欣(文化产业评论作者团)
编辑 | 杨涛
来源 | 文化产业评论
正文共计4997字 | 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辛丑春,因近六十花甲,羸弱多忧。奈何子不承业,又罹诸孽,故不再寻新址,店即关停,安度残年。
伴圣贤(书)及读者襄助,三十余载,受益良多。一介尘民做喜欢且能安身立命之本,乃人生一大幸事。
书店渐远,记忆永存,愿文化殷盛,人能祥和。”
3月14日,位于北师大东门附近的盛世情书店正式关停,店铺窗户上,贴了一纸由店主手写的《致读者信》,引发一众书迷的集体怀念。这家在小西天一带坚守了22载的学术书店,就这样,在店主老范的几句怀缅中落下帷幕。
曾经,清北人师等北京高校附近流连众多这样的学术书店。北大的风入松、博雅堂、野草书店、汉学书店、万泉河畔书店、万圣书园,北师大校内的海晴书店……可惜都一家一家地倒下,仅存的也不过是勉力支撑。
相比起盛世情多年来只专注于卖书,且卖的都是学术经典,近年来更疯狂崛起的,却是一批打着文化旗号的网红书店。西西弗、言又几、茑屋、1200bookshop……他们拔地而起,占领市场,做餐饮、做文创,做设计,也卖书,可细细品就会发现,外在的东西已远远大于书籍本身。
商业化经营固然是书店转型之利器,但也引人深思,在转型的潮流中,实体书店该摒弃什么,又该坚守什么?当盛世情黯然落幕,我们缅怀的,仅仅是青春吗?
传说当年,中国电影重镇就在以北师大为中心的新(街口)马(甸)太(北太平庄)地区。老北京人都知道,“新马太”是北京吃喝玩乐最时髦的地儿,还坐拥北京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资料馆等,陈凯歌、管虎都在北影厂里长大,《霸王别姬》里的戏台子就在这儿搭……
盛世情书店,正是坐落在这片孕育浓厚电影基因的沃土。
江湖上从不乏关于店主老范的传说。据公众号“艺绽”所述,老范从1984年就开始卖书。如此说来,如今已是第37个年头。1984年,老范决绝地和铁饭碗说再见,开始卖书,地摊儿就在如今盛世情对面,他总是骑着那个年代很了不起的三轮车到处进书。
地摊儿干了几年后,老范在北师大东门附近一排铁棚子里有了新店,正好赶上上世纪90年代的书店黄金期。1999年,铁棚拆除,老范的书店搬至马路对面,那时地上地下都有店,最忙时店里雇了十几个人,忙得连吃饭时间都没有。
2012年前后,面临电商崛起、阅读习惯改变、高昂房租等压力,实体书店的经营颓势渐显,盛世情也不例外,只能通过“清仓甩卖”“低至五折”等手段维持经营。
再后来,迫于生存压力,店内部分空间曾先后转租给文具店,甚至是与书店气质格格不入的美甲店以缓解铺租压力。而地下一层的书店由于位居地下室,年久失修,墙皮脱落,环境潮湿,阅读体验并不好。
但真正让盛世情直面第一次“死亡”的,则是2017年的《房屋续租合同》到期事宜。这家位置隶属北京电影洗印录像技术厂的书店,在11月收到来自厂方的信函,表明双方签订的《房屋续租合同》于年底到期。“合同到期后将不再续租,书店须按时腾出全部物品,如不腾退,将由厂方处理所有物品。”
随后,双方没有达成共识。2019年,厂方起诉至法院,判决结果为盛世情败诉,需退还房屋。
直至今年3月,老范才真的放下了苦心经营多年的书店事业。关店之际,还不忘手写一封《致读者信》,表示“总要给大家一个交代”。可就是这一纸信书,反倒让这家书店的落幕显得更加悲戚。
与其说,盛世情书店的倒闭是突如其来的厄运,倒不如说是一场酝酿已久的告别。网商的冲击,单一的经营,并不优质的环境,每年超90000元的房租……都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多重压力下,这家陪伴了书迷二十余载的学术书店,就这样关闭在一片缅怀中。
“很多年前,新马太是中国电影重镇,学电影、做电影的必去之地,去那里都得有一种朝圣的心情。每次去那里都得顺道去盛世情,久成习惯。逝者如斯,不舍昼夜。电影重心已然东移,新马太的故事已成传说,买书也已习惯当当京东……我的青春和我的读书生涯和那个瘦削戴深度眼镜说话嗡嗡的老板,六十后面那个花甲二字,刺目且伤感。”导演张一白在得知盛世情关闭后在微博这样感慨道。
北电客座教授刘炎焱则感叹,“这是奇葩又纯粹的一家书店。书店犹如奇幻小说、穿越小说的开场,有着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特别味道。”在他看来,像盛世情这样的书店是文化意义上北京的一口气,这口气该留住。”
网友@秋水散人还作诗一首以叹盛世情之关闭:
曾为读博京师客
盛世情中遍觅书
古典诗文皆可得
新潮理论不生疏
若鱼入水随心泳
似鸟翔天任跃如
岂料关张门已闭
廿年春梦剩唏嘘
……
像这样的书迷还有很多。在盛世情,没有教授、学生之分,在这里,都不过是爱读书、爱淘书的读者罢了。不同身份背后,只是一样的热爱。我们感动,因为这里承载了一部分人的青春记忆与淘书岁月,背后是那个或许难再寻觅的沉心苦读的自己。
但缅怀的背后,让我们感动的仅仅是青春吗?
店主老范,可以说是盛世情的灵魂。在他身上,有着一股与这个浮躁年代格格不入的气质,正如盛世情书店一般,环境逼仄却满载书香,少了舒适的环境,却能让人放下浮躁,与书对话。
他把书店当做命,几乎跟所有师大学生都熟。据读者描述,老范个头不高,身材瘦弱,带着眼镜,操着京腔,爱自说自话,性格有些乖张,是个地道的顺毛驴。高兴起来能拉着你逗贫一天,不高兴时分分钟拉起一副脸:爱买买不买滚。他不是读书人,却把读书人的清高劲儿做到十足。有人欣赏他不屑逢迎的个性,也有人觉得这是装逼。
作为学术书店,它不卖咖啡,不卖甜点,也没有畅销鸡汤,而只有文史哲,天文地理,百家争鸣。隔行如隔山,不同专业间可能连对方书名都看不懂。但老范对每本书却如数家珍,大脑像装了数据库,你随便问一本,他就能说出年代、作者、书架位置。
但就是这样一个脾气古怪的人,书迷们却偏偏买账。与其说我们喜欢盛世情,到不如说我们欣赏、也尊敬这位清高的书店主人,他身上那股文化人的傲气,能二十余载沉下心经营书店事业,与当下快节奏的浮躁生活格格不入,一如环境逼仄的盛世情与拥抱时尚的网红书店的对比一样。这股气质是当下少见的,也正因罕见,所以珍贵,动人。
“一介尘民做喜欢且能安身立命之本,乃人生一大幸事。”坚守二十余载,这不是惨淡维持,不是硬撑,而是热爱与坚守,是人生之幸事。
跳出盛世情,让我们唏嘘的,还有实体书店的命运。
实体书店的倒闭早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近年来陆续倒闭的,还不乏一些创意经营的大型书店,如北京三里屯的老书虫、深圳的诚品、重庆的方所等。旧事物的逝去必然伴随新事物的崛起,是事物发展规律,也是优胜劣汰,我们无法阻挡潮流,却能从中窥见一些规律。
早在2014年,就有全国工商联书业商会的调查,显示过去10年有近五成实体书店倒闭。范围缩小至高校实体书店,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在2015年针对高校校园实体书店生存状况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00所高校中30%的高校内不再有实体书店,78.57%的高校以教辅类书店为主。
另一方面,《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数据则显示,2019年,中国新开书店数量超4000家,关闭的书店有500多家,新开数量为关门数量的8倍。
如此看来,近5年来实体书店的经营倒也可称得上“逐渐回暖”。我们欣喜书店倒闭率尚且不算高的数据,但书店离那个黄金年代越来越远,却是不争的事实。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了城市。”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这样描述城市和大学的关系。对于书店而言,又何尝不是?
书店,作为城市的文化象征,由城市孕育,又反哺着城市,它是城市的文化中心,是浮躁社会的一席静谧之地。可就是这样一个如此具有文化象征的载体,却由于种种因素而逐渐消失,渐行渐远,无法挽留,背后既有网络电商与高昂房租的两面夹击,也有政策扶持不到位与人为因素的导致。
如今说起书店,大家马上想起的早已不是若干年前几近垄断的新华书店,而是西西弗、钟书阁、猫的天空之城、Pageone、1200bookshop等网红书店。
精致的设计、洋溢的咖啡香,琳琅满目的文创,都让这些网红书店摇身一变城市打卡点。生存压力下,多元业务的开拓已然成为实体书店在传统图书零售业务外的商业化探索。原本而言,更多人前往书店打卡本是好事,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来书店的人们不是在看书,却更多是在合影留念,在发朋友圈,在把玩琳琅满目的文创,在品尝蛋糕甜点……当然,也会顺便翻个书。
纵观书店经营亦然,为丰富顾客体验,开拓多元经营,书店除卖书之外,也做文创、做餐饮、做设计、做文化沙龙……身为书店,书籍之外的东西已远远大于书籍本身,多了喧嚣,少了阅读本有的静谧;多了选择,却少了书店的本真与灵魂,书籍本身仿佛已不再是主角。当书店逐渐景点化、网红化,它距离阅读的距离是否也越来越远?
一方面,网红书店持续迎接打卡热潮。上海中心大厦52层的朵云书院号称全国最高书店,开业初双休日打卡人数达1.2万,平时进店也需排队3小时。
钟书阁重庆店,2019年春节间就因到访人数过多而被迫采取“不定时限流”。被称为“史上最孤独图书馆”的三联海边公益图书馆远离闹市,位置偏僻,出名后游人如织,一度需预约才可进入。
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我国成年国民人均图书阅读量持续低位。据第十七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为4.65本,与2018年的4.67本、2017年的4.66本基本持平,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2.84本。这与书店游人如织的高客流量增长相比,几乎是裹足不前。如此一来,书店虽火,但也仅仅只是走进了消费者的行程,却并未真正走进消费者心中。读者离书店越来越近,却离阅读越来越远。
我们从不否认实体书店开拓商业化经营的意义,毕竟要活着就要盈利,而充足的资金才能提升书店环境及阅读体验,从而反哺书店经营。所谓“谁鄙视商业,谁就看不到艺术”。网红书店的打造,一定程度上是对大众消费趋势的迎合,也是自谋出路的法则。
迎合市场,附和流量,本就存在于时代的每个角落。从文人学者纷纷走上综艺,在更接地气的表达中传播学术观点,再到长久以“精英藏于地下,宝藏藏于柜中”为理念的摇滚乐队走上综艺……是坚持文化还是向商业妥协,是保持高冷还是走大众路线,本无对错。
所谓存在皆合理,正如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每家书店的追求也相异。如盛世情一般20余载专注于卖书,不赶时尚,不迎合不媚俗,是一种书店的活法。如西西弗等网红书店般拥抱潮流,在商业最大化中寻求与文化的平衡,也是一种活法。
对于书店而言,在摒弃与坚守的选择前,最重要的,或许是保持清醒,永葆初心,在适应市场消费需求的前提下,始于颜值,也能兴于文化,不忘阅读的本质,让书店既有咖啡香,也有文化味。
关闭后的盛世情书店之后会变成怎样?我们不得而知。但换一种角度看,这也是市场的选择。我们缅怀,追忆,却无法阻挡。学术书店也好,网红书店也罢,我们无法评判哪种经营方式更适合当下阅读习惯,更能掳掠读者欢心,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书籍的崇尚永存。正如“纸媒会死,但新闻不会”一样,实体书店的黄金时代或许正渐行渐远,或许终有一天消失,但书籍不会,文化不会,阅读的习惯也不会。
愿这文化繁盛的年代亦能如那一纸《致读者信》所言,“书店渐远,记忆永存,愿文化殷盛,人能祥和。”
交流/咨询/合作请加主编微信号:7759813申请转载/加入研习社请加小助理微信号:whcy006